新闻摘要: 档案纸张的脱酸作为纸质档案修复重要的环节,指的是中和纸张中的酸性物质,同时在纸张中沉淀一定量的碱性物质(碱储量)用以中和随后自然老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旨在延缓纸张的老化速度、提高纸张的寿命。近年来,选用碱性氧化镁为脱酸剂、辅以有机溶剂(全氟庚烷、环己烷、异丙醇等)为稳定剂的非水相脱酸体系已成为国内外学术以及应用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关于氧化镁脱酸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不同大小的碱性颗粒以及寻求更优良的脱酸剂稳定体系,而对脱酸后的老化行为的研究则相对空白。
档案纸张的脱酸作为纸质档案修复重要的环节,指的是中和纸张中的酸性物质,同时在纸张中沉淀一定量的碱性物质(碱储量)用以中和随后自然老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旨在延缓纸张的老化速度、提高纸张的寿命。近年来,选用碱性氧化镁为脱酸剂、辅以有机溶剂(全氟庚烷、环己烷、异丙醇等)为稳定剂的非水相脱酸体系已成为国内外学术以及应用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关于氧化镁脱酸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不同大小的碱性颗粒以及寻求更优良的脱酸剂稳定体系,而对脱酸后的老化行为的研究则相对空白。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陈玲、黄晓霞曾在《非水相MgO脱酸体系在纸质档案脱酸中的老化行为》一文中,探索性地从化学反应动力学视角系统地阐述了酸性书写纸档案经氧化镁体系脱酸后系列老化行为,并结合完整的物化表征来证实动力学理论的正确性。同时,采用了标准的紫外、干热以及湿热老化实验作为研究方法,探讨档案所用的酸性书写纸分别经微米级及纳米级碱性氧化镁脱酸液去酸后,在不同外界条件下进行加速老化过程中,纸张的物化性能变化情况。
由于该部分内容较长,此处省略实验过程,如有兴趣,请查阅作者原文,下面分享实验结论:
原文笔者利用微米级和纳米级的氧化镁非水相脱酸体系对档案所用的酸性书写纸进行脱酸实验,并结合干热、紫外和湿热老化试验分析了去酸后的书写纸在老化过程中的物化及光学性质变化情况。从SEM和EDS分析结果可知,相对于微米级的氧化镁成块状团聚在纸张表面,纳米氧化镁较小、分散性好并且可以微渗透到纸张的浅表层。去酸后的书写纸,pH明显提高但仍显酸性,经过三种老化后,去酸后的纸样保持良好的pH值,其中经纳米氧化镁处理后的纸样表现出较好的pH老化结果。去酸后的书写纸经干热和紫外老化后,纸张在横向和纵向的机械性能变化较小。随湿热老化时间增加,去酸纸样的耐折次数成指数函数降低,抗张强度保持不变。三组实验纸样在紫外及干热老化后白度下降明显、色度差值变化较大(均大于1.5),随着湿热老化的时间增加三种纸样的色度和白度差值呈现出近线性的变化过程(3~15天)。两种脱酸体系对纸张的力学性能提升不明显,但都可以减缓纸张的变黄速率。
综合看来,氧化镁非水相脱酸体系对以书写纸为载体的酸性档案具有较好的脱酸效果,可以缓减纤维的老化速率、提高酸性书写纸档案的寿命。